当前位置: 首页 法规解读

法律规定单位受贿案有什么刑事立案追诉标准

时间:2023-07-3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 栏目名: 法规解读 文档下载

符合这一行为特征的案件可以立案追诉。单位受贿数额不达到三万元的,不属于犯罪行为,不予立案追诉。通常,刑事立案需要有确凿的物证、证人证言、书证等证据,以及经过调查取证、审查起诉等程序。有证据明确显示单位工作人员以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或索取财物,才能成立单位受贿罪。对于单位受贿案的刑事立案追诉标准,最终以当地法律的具体规定为准。

根据中国法律,单位受贿案的刑事立案追诉标准如下:

1. 案件性质:单位受贿是指单位的工作人员在与单位业务有关的活动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或索取财物或者非法收受其他价值的行为。符合这一行为特征的案件可以立案追诉。

2. 犯罪数额:单位受贿案的犯罪数额标准是重要依据。根据《刑法》规定,单位受贿数额达到三万元以上的,属于受贿罪;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属于受贿罪数额巨大罪。单位受贿数额不达到三万元的,不属于犯罪行为,不予立案追诉。

3. 行为主体:单位受贿犯罪的主体是单位的工作人员。单位受贿案中,只有单位的工作人员满足“职务便利”和“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要求,才能被认定为犯罪行为。其他非单位工作人员的受贿行为,属于其他相关罪名。

4. 相关证据:立案追诉单位受贿案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持。通常,刑事立案需要有确凿的物证、证人证言、书证等证据,以及经过调查取证、审查起诉等程序。有证据明确显示单位工作人员以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或索取财物,才能成立单位受贿罪。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基本的立案追诉标准,实际情况还可能受到地区性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对于单位受贿案的刑事立案追诉标准,最终以当地法律的具体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