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规解读

贷款诈骗案件司法解释是怎么样规定的

时间:2023-08-0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5 栏目名: 法规解读 文档下载

该解释明确了贷款诈骗的构成要件、刑事责任和量刑等相关问题。如果诈骗数额较大或者骗取数额巨大,犯罪嫌疑人可以被追究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以上仅为概述,具体问题还需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贷款诈骗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总结制定的司法解释。该解释于2015年11月9日经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审判委员会第1421次会议通过,自2015年12月1日起施行。

根据《解释》,贷款诈骗是指借款人或者其他参与人以虚构借款目的、虚假贷款用途、提供虚假担保等手段,骗取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信贷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贷款,数额较大或者多次骗取数额较小的行为。该解释明确了贷款诈骗的构成要件、刑事责任和量刑等相关问题。

根据《解释》,贷款诈骗的构成要件包括:一是虚构借款目的、虚假贷款用途或提供虚假担保;二是骗取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信贷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贷款;三是数额较大或者多次骗取数额较小。

贷款诈骗犯罪的刑事责任一般由实施人承担,同时也可以追究组织者、指使者等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如果诈骗数额较大或者骗取数额巨大,犯罪嫌疑人可以被追究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对于诈骗数额较大或者骗取数额巨大的情况,根据不同情节,刑事责任将依法予以加重。

根据《解释》,对于贷款诈骗犯罪的量刑标准是:数额较大或者骗取数额巨大的,按照合同诈骗罪从重处罚,最高可以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数额较小或者多次骗取的,根据犯罪情节轻重,最高可以判处有期徒刑不等。同时,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积极悔罪和赔偿情况,可以在量刑时予以从轻、减轻处罚。

需要注意的是,《解释》提到的具体数额范围以及刑期的确定会根据不同的司法解释版本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参考最新的司法解释。以上仅为概述,具体问题还需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