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规解读

公民被判刑如何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会判刑吗)

时间:2023-08-0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法规解读 文档下载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或者不服法规、规章等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客观规范,以请求行政法院撤销或修改该行政行为或确认该法规、规章等违法无效的一种诉讼行为。

公民被判刑是刑事诉讼的一部分,不属于行政诉讼范围。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或者不服法规、规章等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客观规范,以请求行政法院撤销或修改该行政行为或确认该法规、规章等违法无效的一种诉讼行为。

如果公民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以下是提起行政诉讼一般的程序:

1. 公民首先应该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明确被申诉行政行为的事实、理由和法律依据,并确定请求行政法院采取的具体行政诉讼诉求。

2. 公民在符合法定诉讼条件后,向被申诉的行政机关提出行政诉讼请求。通常要求在收到被申诉行政行为书面决定后60日内提起诉讼,逾期将可能受到法院的不予受理。

3. 公民向行政法院递交诉状,要求法院对被申诉的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裁决。

4. 行政法院在收到诉状后,将组织开庭审理。公民应当出庭,按照法庭程序进行申诉和辩护,同时提供相关证据。

5. 行政法院将根据诉讼双方的陈述和提供的证据,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如果认定行政行为存在违法情况,法院可以裁定撤销或修改该行为。如果认定该行政行为合法,法院将作出驳回诉讼的裁决。

需要注意的是,行政诉讼并不会直接判刑。公民如果涉及刑事犯罪,需要通过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并在刑事庭上进行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