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规解读

刑法关于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法定刑事责任有哪些

时间:2023-07-3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3 栏目名: 法规解读 文档下载

上述为刑法中关于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法定刑事责任,具体的刑罚可能根据案件的不同情节和法官的裁量权而有所变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法定刑事责任如下:

1.销售伪劣商品罪:

- 主观方面:故意销售明知是伪劣商品的,或者以销售正常商品的名义销售伪劣商品,且情节严重,应认定为犯罪。

- 客观方面:销售伪劣商品的价额较大的,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法定刑罚: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生产伪劣商品罪:

- 主观方面:故意以生产销售正常商品为名,生产伪劣商品并销售,且情节严重,应认定为犯罪。

- 客观方面:生产伪劣商品的数额较大的,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法定刑罚: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放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 主观方面:具有生产伪劣商品的设备、条件、能力的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知道其员工或者其他从业人员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行为,不采取必要措施,放任其继续从事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应认定为犯罪。

- 客观方面:情节严重的。

法定刑罚: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上述为刑法中关于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法定刑事责任,具体的刑罚可能根据案件的不同情节和法官的裁量权而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