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为了非法占有财物,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欺骗他人,使他人受到损失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6条规定,破坏证据罪是指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为掩饰、消除证据而破坏证据的行为。
如果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涉嫌成立犯罪,可能会涉及以下刑事判处内容:
1. 伪造证明文件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0条规定,伪造证明文件罪是指伪造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基于伪造证明文件行为进行诈骗罪:如果伪造证明文件是为了骗取金钱或财务利益,可能涉及到诈骗罪的判处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为了非法占有财物,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欺骗他人,使他人受到损失的行为。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诈骗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较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 破坏证据罪:如果出具的证明文件被视为犯罪证据,而该证明文件被认定为重大失实,可能涉及到破坏证据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6条规定,破坏证据罪是指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为掩饰、消除证据而破坏证据的行为。破坏证据罪的刑罚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变化。
请注意,具体的刑事判处内容将根据国家法律和刑法适用情况而有所不同,以上仅为一般性说明,并不能涵盖所有可能的情况。对于具体的法律问题,建议咨询当地法律专业人士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