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规解读

我国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犯罪的基本内涵

时间:2023-08-0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法规解读 文档下载

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故意破坏、破坏设施安全、损坏设施造成危险等。根据我国刑法相关条文,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犯罪属于以过失行为方式负刑事责任的行为,根据破坏情节的不同,犯罪人可能面临相应的刑罚。

我国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犯罪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主体: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犯罪的主体可以是任何人,包括个人和组织。

2. 行为: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犯罪是指在使用或管理交通设施的过程中,由于过失造成交通设施的损坏。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故意破坏、破坏设施安全、损坏设施造成危险等。

3. 过失:过失是指对行为后果的预见、未见的疏忽、轻率或疏忽大意导致的行为。如果是故意破坏交通设施,则属于故意破坏罪,而不是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犯罪。

4. 交通设施:交通设施包括各种道路、桥梁、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等用于保障道路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的设施。

5. 损坏:损坏是指对交通设施的物理性质造成破坏、损伤或影响其正常功能的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相关条文,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犯罪属于以过失行为方式负刑事责任的行为,根据破坏情节的不同,犯罪人可能面临相应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