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规解读

怎样认定单位受贿犯罪立案追诉标准

时间:2023-08-0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法规解读 文档下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受贿犯罪应满足承受贿赂的单位是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人民群众组织的,或者依法管理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根据法律规定,受贿数额较大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具体来说,受贿数额较大是指单笔受贿金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累计受贿金额在三万元以上的情况。总的来说,单位受贿犯罪的认定和立案追诉标准主要包括贿赂的对象和行为、贿赂金额以及诱饵性贿赂等方面的考虑。

单位受贿犯罪的认定和立案追诉标准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贿赂的对象和行为:单位受贿是指单位的工作人员或代表以单位的名义或利用单位的影响力,收受或索取贿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受贿犯罪应满足承受贿赂的单位是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人民群众组织的,或者依法管理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同时,单位受贿犯罪的对象通常是单位的领导、员工、代表等。

2. 贿赂金额:单位受贿犯罪的认定也与受贿金额有关。根据法律规定,受贿数额较大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具体来说,受贿数额较大是指单笔受贿金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累计受贿金额在三万元以上的情况。

3. 诱饵性贿赂:单位受贿犯罪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诱饵性贿赂。如果贿赂行为是以单位提供的利益、机会、资源、权力等作为贿赂的诱饵,诱使他人行贿或者为他人行贿,从而谋取私利,那么就构成了单位受贿犯罪。

总的来说,单位受贿犯罪的认定和立案追诉标准主要包括贿赂的对象和行为、贿赂金额以及诱饵性贿赂等方面的考虑。具体的标准和规定可以参考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