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规解读

最高法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案件相关司法规定主要内容有哪些

时间:2023-08-29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 栏目名: 法规解读 文档下载

最高法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案件相关司法规定主要内容包括:1.鼓励检察机关、公安机关、法院对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予以重点打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法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案件相关司法规定主要内容包括:

1. 鼓励检察机关、公安机关、法院对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予以重点打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对制售伪劣商品行为特别严重的,可以依法判处无期徒刑、死刑。

3. 对制售伪劣商品行为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依法扣押、查封、冻结相关资产。

4. 对制售伪劣商品行为犯罪的,特别是对使用伪劣商品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提高判决的力度,重罚犯罪分子。

5. 对制售伪劣商品行为构成犯罪的,要追究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不得轻判、宽纵。

6. 对在非法销售渠道获取伪劣商品、非法采购伪劣原料、非法加工伪劣商品的人员,要判处刑罚。

7. 对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涉及食品、药品、农资等特定领域的,要增强打击力度,加大惩处力度。

8. 对制售伪劣商品行为构成团伙犯罪的,要依法追究组织、领导者的刑事责任。

9. 各级法院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侦查工作,及时提供办案需要的证据和信息。

10. 对制售伪劣商品行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要依法公开宣判,加大曝光力度。

以上内容仅为参考,具体以相关司法文件的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