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规解读

两高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解释怎么样规定的

时间:2023-08-28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法规解读 文档下载

受贿罪是指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以谋取私利的目的,通过行贿行为接受他人财物或者索取、非法收受、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一般情节的受贿罪可以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巨额或特别重大情节的受贿罪可判处有期徒刑10年以上、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两高的解释对受贿罪的诉讼、定罪和量刑等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为打击腐败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指导。

"两高"指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非国家工作人员是指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以谋取私利的目的,通过行贿行为接受他人财物或者索取、非法收受、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两高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解释可以概括如下:

1. 需要具备的主体条件:行为人必须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即非担任国家机关工作的人员,而是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民团体等非国家机构工作的人员。

2. 需要具备的客体条件:行为人在履行职务过程中,接受他人给予的财物,或者索取、非法收受、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作为索贿的对象可以包括现金、有价证券、贵重礼品、房产车辆等。

3. 行为和主观方面的规定:行为人以谋取私利为目的,通过行贿等手段,接受或索贿财物,具有明显的故意和主观上的过错。

4. 罪名和刑罚:根据不同情节和犯罪后果的严重性,受贿罪分为一般、巨额、特别重大三个数额级别,不同刑事责任和刑罚适用于不同级别的犯罪。一般情节的受贿罪可以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巨额或特别重大情节的受贿罪可判处有期徒刑10年以上、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两高的解释对受贿罪的诉讼、定罪和量刑等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为打击腐败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指导。这也体现了中国政府反腐败的决心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