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规解读

经济合同纠纷举证流程是什么

时间:2023-08-27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 栏目名: 法规解读 文档下载

总的来说,举证流程是起诉方首先提供证据,然后被告进行答辩和举证,双方交换证据后,在开庭审理过程中质证和审查证据,最终法庭根据证据进行事实认定。

经济合同纠纷的举证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举证负担: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举证负担原则上由主张权利的一方承担。也就是说,起诉方需要首先提供能够支持自己主张的证据。

2. 提交证据清单:起诉方在起诉状中或起诉状提交后的规定期限内,应当将自己所持有的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清单提交给法院,并保存证据原件。

3. 举证期限:在起诉之后的一定期限内,被告应当提交反诉或答辩状,并在提交答辩状时提供有利于自己辩护的证据清单。

4. 举证截止期限:法院依据当事人的请求,并根据案件的情况,确定双方举证截止期限。

5. 证据交换:双方当事人根据法院的要求,将所持有的证据交换给对方,以便双方能够对对方提交的证据进行辩驳和甄别。

6. 证据质证: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对对方提交的证据进行质证和辩论。

7. 事实调查:法庭可以根据需要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进行事实调查,包括询问当事人、证人和鉴定人等。

8. 证据审查:法庭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进行审查,判定证据的法律性质和证明力,并将被采纳的证据予以登记。

9. 证据裁定:根据经济合同纠纷案件的特点和证据数量,法院可能对举证程序进行裁定,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举证或如何定位证据的证明力。

10. 事实认定:在审理的过程中,法庭会根据当事人的举证情况和其他证据,对争议事实进行认定。

总的来说,举证流程是起诉方首先提供证据,然后被告进行答辩和举证,双方交换证据后,在开庭审理过程中质证和审查证据,最终法庭根据证据进行事实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