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规解读

徇私舞弊减刑罪定刑标准是怎样的 徇私舞弊减刑罪定刑标准是怎样的呢

时间:2023-08-26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法规解读 文档下载

根据刑法第386条的规定,徇私舞弊减刑罪的刑罚范围为有期徒刑三年至七年,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3条的规定,徇私舞弊减刑罪是指监管、侦查、审判人员在承办刑事案件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滥用职权,为他人减刑、假释、假牢、暂予监外执行或者提前解除或者减轻刑罚,从而牟取非法利益或者给国家、集体和他人造成重大损失的犯罪行为。

根据刑法第385条的规定,徇私舞弊减刑罪的定罪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影响较重或事实恶劣:行为人滥用职权,为他人减刑、假释等,在社会上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或者情节特别恶劣。

2. 为个人牟利:行为人通过徇私舞弊减刑,牟取非法利益,如受贿、行贿、贪污等。

3. 给国家、集体和他人造成重大损失:行为人的徇私舞弊减刑行为给国家、集体和他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社会不稳定等严重后果。

根据刑法第386条的规定,徇私舞弊减刑罪的刑罚范围为有期徒刑三年至七年,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具体的量刑要根据犯罪的情节、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故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