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规解读

两高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犯罪的司法解释规定包括什么

时间:2023-08-25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法规解读 文档下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司法解释中的规定,具体案件还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法院的判断进行具体适用。

根据中国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如下内容:

1.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为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犯罪:

- 提供住所、躲避处所、假借饮食、交通、通讯、信息等方式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

- 铬计犯罪分子逃离追捕、逃离侦查、逃离起诉和逃离移交判决执行等情况;

- 获取并提供欺骗、伪造的或者由他人伪造而未经核验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有关文件,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

- 向犯罪分子提供不存在的案件信息、证据材料,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

- 为犯罪分子提供公开通信传递逃避处罚的信息方法;

- 以保护犯罪分子的合法权益为名义提供帮助。

2.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故意和主观上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确认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犯罪的故意应当包括以下情形之一:

- 了解被帮助犯罪分子已经实施犯罪行为、涉嫌犯罪行为或者已经具备要素,仍然同意提供帮助;

- 虽然未了解被帮助犯罪分子已经实施犯罪行为、涉嫌犯罪行为或者已经具备要素,但明知被帮助犯罪分子是要逃避追究刑事责任,仍然同意提供帮助;

- 了解被帮助犯罪分子已经实施犯罪行为、涉嫌犯罪行为或者已经具备要素,但明知被帮助犯罪分子非自首、支持犯罪分子逃避处罚,仍然同意提供帮助。

3.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供帮助的方式、手段、时间等要素,在认定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犯罪时也应予以考虑。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司法解释中的规定,具体案件还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法院的判断进行具体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