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规解读

刑法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司法解释有哪些重要规定

时间:2023-08-25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6 栏目名: 法规解读 文档下载

5.坦白从宽的规定:司法解释规定,对受贿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如实供述全部受贿犯罪事实,如具备一定情节,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2条规定了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基本构成要件,但具体的司法解释由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制定。根据我所了解到的信息,司法解释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规定:

1. 行贿数额的标准:司法解释规定,行贿数额达到人民币三千元以上的,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

2. 受贿行为的情形:司法解释明确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他人财物的,属于受贿罪的情形。

3. 财物性质的界定:司法解释对受贿财物的界定更为详细,包括现金、存款、有价证券、房产汽车、各种有价物等。

4. 贿赂数额的界定:司法解释将受贿罪的数量分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等不同程度,根据具体数额划定量刑的幅度。

5. 坦白从宽的规定:司法解释规定,对受贿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如实供述全部受贿犯罪事实,如具备一定情节,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规定并不是详尽无遗的,具体的刑法司法解释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建议您查阅最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