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中,贷款诈骗犯罪的追诉标准主要是指追诉时效和起诉标准。-定期追诉时效: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追诉时效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条规定,对于普通贷款诈骗犯罪来说,从犯罪行为结束之日起满十年,追诉时效消灭。同时,具体的认定还需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以及司法解释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刑事案件中,贷款诈骗犯罪的追诉标准主要是指追诉时效和起诉标准。
1. 追诉时效:
- 无定期追诉时效:根据刑法第17条规定,贷款诈骗犯罪没有定期追诉时效,即没有规定明确的追诉期限。
- 定期追诉时效: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追诉时效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条规定,对于普通贷款诈骗犯罪来说,从犯罪行为结束之日起满十年,追诉时效消灭。
2. 起诉标准:
- 主观方面:贷款诈骗犯罪必须具备故意犯罪的主观故意,即作为犯罪主体的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具有欺骗性质,并且故意通过这种欺骗手段取得贷款,造成财产损失的结果。
- 客观方面:贷款诈骗犯罪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行为表现,包括欺骗他人的手段、借款目的的虚假性、诈骗行为对被害人的损失等。
- 社会危害性:贷款诈骗犯罪如果在一定程度上具备社会危害性,如涉及巨额贷款或者多人受骗等情况,可能导致被害人经济困难、信用受损等后果。
同时,具体的认定还需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以及司法解释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法律的适用由具体案件的事实情况和相关证据来确定,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咨询专业的法律机构或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