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第164条的规定,行贿金额达到3万元以上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164条的规定,行贿的对象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国际公共组织的官员以及其他在国际活动中具有代表性的人员。只有行贿对象符合刑事追诉标准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刑事追诉。因此,在具体的案件中,还需要根据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来判断行贿案的刑事追诉标准。
单位行贿是指单位的负责人、主管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向行贿对象提供财物、财物的价值或其他利益。根据中国的刑法规定,单位行贿案的刑事追诉标准如下:
1. 行贿金额标准:单位行贿案的刑事追诉标准主要以行贿金额作为标准进行判断。根据《刑法》第164条的规定,行贿金额达到3万元以上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2. 行贿对象标准:单位行贿案的刑事追诉标准还包括行贿的对象。根据《刑法》第164条的规定,行贿的对象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国际公共组织的官员以及其他在国际活动中具有代表性的人员。只有行贿对象符合刑事追诉标准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刑事追诉。
3. 刑事责任人标准:单位行贿案的刑事追诉标准还包括刑事责任人的身份。根据《刑法》第164条的规定,行贿案的刑事责任人主要包括单位的负责人、主管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只有这些人员涉嫌行贿时,才能进行刑事追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为一般情况下的追诉标准,实际追诉标准可能会因具体法律规定以及司法解释等因素而有所变化。因此,在具体的案件中,还需要根据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来判断行贿案的刑事追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