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纵制售伪劣商品指的是对制售伪劣商品的犯罪活动予以放任、宽容、纵容或者提供便利条件的行为。一般情况下,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罪的立案标准是:一次或者多次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的数量和金额达到一定程度,且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以上是一般情况下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定罪和刑罚的情况,具体情况还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的规定。
根据中国刑法,成立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定罪和刑罚内容如下:
1.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罪:不属于犯罪首要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而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放纵制售伪劣商品指的是对制售伪劣商品的犯罪活动予以放任、宽容、纵容或者提供便利条件的行为。一般情况下,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罪的立案标准是:一次或者多次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的数量和金额达到一定程度,且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2. 刑罚内容:如果被定罪犯罪的情节较轻,一般可判处拘役、缓刑、罚金等刑罚;如果被定罪犯罪的情节较重,一般可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等刑罚。具体刑罚的量刑标准要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需要注意的是,给予因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罪被定罪的人刑罚时,可以酌情考虑下列情节:
1. 有效地制止了犯罪危害的扩大;
2. 极力补救了造成的后果;
3. 积极履行法定的责任和义务;
4. 做出了赔偿或者弥补损失的行为;
5. 具有悔罪表现;
6. 被害人得到了赔偿并表示谅解。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定罪和刑罚的情况,具体情况还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