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有效身份证件,包括纳税人的身份证、护照、回乡证、军人身份证件等。因此,有年度申报义务纳税人,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手续。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个税12万以下免申报是什么意思
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计算出来的应补缴税款不超过400元,或年应税收入不超过12万元,可以选择免申报,选择了这个选项,就会显示:你已选择享受免申报,无需交款。如果你的年综合所得不超过12万元,且每月按照规定预缴了税款(由单位代扣代缴),在个人所得税APP中,可以选择“享受免申报”,需要补缴的税款就不用交了。
享受免申报是指原来应该需要汇算清缴补税的,但按政策可以免于汇算清缴,国家规来定可以免申报。但如果没有预扣预缴税款除外。
另外,年收入超过12万如果仅是一年的月工资合计就没有区别,个税已在各个月中计算缴纳,只在年底时进行年收入超过十二万元个人所得税申报即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十一条: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
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
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
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
个人所得税12万以下可以不申报吗
可以免申报,即年应税收入不超过十二万元,可以选择免申报。若是居民个人一年的综合收入超过十二万元,应纳税额超过四百元,或者年预缴税额大于年度应纳税额并申请退税,则需要按年度结算。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有哪些?
1、法定对象:我国个税纳税义务人是我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和不在我国境内居住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2、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但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为居民纳税人,对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负有无限纳税义务,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3、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或者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为非居民纳税人,依法仅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承担有限纳税义务,缴纳个人所得税。
怎么报12万以上的个人所得税申报
根据《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第五条 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应当填写《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申报)》(见附表1),并在办理纳税申报时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同时报送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以及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有效身份证件,包括纳税人的身份证、护照、回乡证、军人身份证件等。
第六条 本办法所称年所得12万元以上,是指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取得以下各项所得的合计数额达到12万元: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