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银行利率

个税2018 2018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览(个人综合所得、经营所得)

时间:2024-10-08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8 栏目名: 银行利率 文档下载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2018个税起征点是多少

2018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
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
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018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览(个人综合所得、经营所得)

我们本次整理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税率表以及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税率表,大家可以通过下表对照自己实际的纳税情况。

2018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税率表

1、个税区间0-3000元,税率3%,新速算扣除数0

2、个税区间3000元-12000元,税率10%,新速算扣除数210

3、个税区间12000元-25000元,税率20%,新速算扣除数1410

4、个税区间25000元-35000元,税率25%,新速算扣除数2660

5、个税区间35000元-55000元,税率30%,新速算扣除数4410

6、个税区间55000元-80000元,税率35%,新速算扣除数7160

7、个税区间大于80000元,税率45%,新速算扣除数15160

以上的税率通常是指工薪族的工资,工资纳税金额=(工资所得-五险一金-专项扣除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举例来说,某人扣除五险一金后工资为12000元,由于暂时没有专项扣除,因此此人实际纳税金额为:7000*10%-210=490元。

2018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表

1、全年个税区间不超过30000元,税率5%,新速算扣除数0

2、全年个税区间30000元-90000元,税率10%,新速算扣除数1500

3、全年个税区间90000元-300000元,税率20%,新速算扣除数10500

4、全年个税区间300000元-5000000元,税率30%,新速算扣除数40500

5、全年个税区间超过500000元,税率35%,新速算扣除数65500

个人经营所得以每一个纳税年度的收入减去成本费用、损失后的余额计算,计算方法与个人综合所得会略有不同。

个人所得税上税标准

个人所得税上税标准: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五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工资个税怎么计算的

个税的计算方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5000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2018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和税率适用问题的通知》第一条、关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减除费用和税率问题   对纳税人在2018年10月1日(含)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统一按照5000元/月执行,并按照本通知所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计算应纳税额。对纳税人在2018年9月30日(含)前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按照税法修改前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