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银行利率

个税税率怎么算 个人所得税标准计算方法

时间:2024-08-23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5 栏目名: 银行利率 文档下载

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个人所得税税率怎么算

个人所得税税率算法如下:
应缴纳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费用减除额。应纳税额=应纳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而制定的税收制度。
个人所得税的缴税占比通常是看个人收入的差异种类,即必须分成薪资、薪酬个人所得,而且个人所得税的缴纳必须适用于7级超量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缴税所得额测算征税,该税点按个人月薪、薪金应税所得额区分级距,最大一级为45%,最少一级为3%,共7级。因而在职员工在进行个人所得税缴纳的情况下,必须按照自身个人收入的差异状况,来缴纳相对应的税目。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
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十一条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
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
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
第十二条
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由纳税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终了后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预缴税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办理汇算清缴。
纳税人取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

工资个税怎么算的

         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1.应缴纳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费用减除额。2.应纳税额=应纳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可以从其应纳税额中抵免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抵免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个人所得税标准计算方法

个人所得税标准计算方法: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三险一金)-5000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扣除标准:2018年10月份起,个税按5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根据现行的计税规则,个税分为9个等级,税率分别为:5%,10%,15%,20%,25%,30%,35%,40%,45%,计算方法为: 应缴税=(税前工资-缴税基数)*税率-速算扣除数 由上面的计算方法可以推导出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再经过适当变化,即可得到税前工资。 一、根据税前工资计算个人所得税:(A1为税前工资) =ROUND(MAX((A1-2000)*0.05*{1,2,3,4,5,6,7,8,9}-25*{0,1,5,15,55,135,255,415,615},0),2) ========================================= 二、根据税前工资计算不含税工资:(A1为税前工资) =ROUND(A1,2)-ROUND(MAX((A1-2000)*0.05*{1,2,3,4,5,6,7,8,9}-25*{0,1,5,15,55,135,255,415,615},0),2) ========================================= 三、根据交税计算税前工资:(A1为个税) =ROUND(MIN((A1+25*{0,1,5,15,55,135,255,415,615})/(0.05*{1,2,3,4,5,6,7,8,9})+2000),2) ========================================= 四、根据税后工资计算税前工资:(A1为税后工资) =ROUND(MAX((A1-2000*{1,2,3,4,5,6,7,8,9}/20-25*{0,1,5,15,55,135,255,415,615})/(1-{1,2,3,4,5,6,7,8,9}/20),A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