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银行利率

最新个税计算方法 最新的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

时间:2024-08-15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2 栏目名: 银行利率 文档下载

扣除后有余额,才是应该缴税的依据,既应纳税所得额。其次要理解税法中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 的各段应纳税所得额的对应税率。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一不超过500元50二超过500元至2000元1025三超过2000元至5000元15125四超过5000元至20000元20375五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251375六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303375七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356375八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4010375九超过100000元4515375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应纳个人所得税的项目有十一项内容之多,不同项目的计算方法不同,想全部作出介绍可以成一本书了。这里选择第一项内容,工资、薪金项目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作个介绍。 
      要想正确快速计算工资、薪金项目应交的个人所得税额,首先要理解以下几个要点:1、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2、对税率一的运用;3、对速算基本公式的运用。

      先介绍 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以每月收入额减去法定扣除费用3500元(税法第六条)和政策允许扣除的项目,如个人从工资中扣交应由本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以下简称“三险一金”)。对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的合理部分,也应该须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扣除(参见财税【2006】10号)。扣除后有余额,才是应该缴税的依据,既应纳税所得额。
  
       其次要理解税法中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的各段应纳税所得额的对应税率。
        





       举例:假设某员工本月的工资收入12000元,在工资中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为3000元。
那么该月全月应纳税所得额=12000-3500(法定扣除)-3000(政策允许扣除)=5500
        然后将全月应纳税所得额5500元,对照税率表进行分段,分成按3%税率计算应交个税的部分1500元,按10%税率计算计算应交个税的部分3000元(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余下1000元为按税率20%计算应交个税的部分。将三部分计算的结果相加,就是应该缴纳的税额。
       1500×3%+3000×10%+1000×20%=45+300+200=545
     
      第三步:对速算基本公式的运用
      在实务工作中,分段的计算方法比较麻烦。为简化计算,采用速算扣除数方法。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2011年第46号公告中,列出了带有速算扣除数的税率表。
   





      基本公式: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如上例通过查表,全月应纳税所得额5500元,通过查表得知,适用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555。那么运用其基本公式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5500×20%-555=545

最新的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

现在的起征点还是2000元,新的提案3000元5月31日已结束征求意见,6月会提交审议,估计下半年会实施。计算方法如下:

应缴税金=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三险一金<个人承担部分>)-2000

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 不超过500元 5 0 二 超过500元至2000元 10 25 三 超过2000元至5000元 15 125 四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 20 375 五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 25 1375 六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 30 3375 七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 35 6375 八 超过80 000元至100000元 40 10375 九 超过100000元 45 1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