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2年的个人所得税什么时候申报
法律主观:
对于 个人所得税 什么时候申报的回答是个人所得税申报时间:在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期限具体情况如下: 1、自行申报纳税的申报期限。 (1) 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2)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 合伙企业 投资者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分月预缴的,纳税人在每月终了后7日内办理纳税申报;分季预缴的,纳税人在每个季度终了后7日内办理纳税申报;纳税年度终了后,纳税人在3个月内进行汇算清缴。 (3)纳税人年终一次性取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自取得所得之日起30日内办理纳税申报;在1个纳税年度内分次取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在每次取得所得后的次月7日内申报预缴,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汇算清缴。 (4)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30日内向中国境内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5) 除以上规定的情形外,纳税人取得其他各项所得须申报纳税的在取得所得的次月7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6) 纳税人不能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需要延期的,按照《税收征管法》第二十七条和《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办理。 2、代扣代缴申报期限。 (1) 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应当在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代扣代收税款凭证和包括每一纳税人姓名、单位、职务、收入、税款等内容的支付个人收入明细表以及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2)扣缴义务人违反上述规定不报送或者报送虚假纳税资料的,一经查实,其未在支付个人收入明细表中反映的向个人支付的款项,在计算扣缴义务人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作为成本费用扣除。 (3)扣缴义务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及其他有关资料的,经县级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延期申报。
22年年收入十八万 个人所得税多少
如果无专项附加扣除,也未缴纳五险一金,年薪18万,个税起征点年度累计60000,应纳税所得额为18万-6万=12万,适用税率则为10%,速算扣除为2520,个人所得税则为112万*10%-2520=9480元。也就是说,年薪18万,年度个人所得税需要缴纳9480元。
如果有专项附加扣除及五险一金缴纳,就可以参照以下计算办法进行计算。当然,有专项附加扣除、五险一金缴纳,可以降低纳税所得额,年度个人所得税就会低于9480元
年度收入减掉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年度累计60000、减掉年度专项附加扣除及年度个人承担社保公积金后,即为全年纳税所得额,用全年纳税所得额计算个人所得税。
全年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税率3%,速算扣除数0;
全年纳税所得额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税率10%,速算扣除数2520;
全年纳税所得额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税率20%,速算扣除数16920;
全年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税率25%,速算扣除数31920;
全年纳税所得额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税率30%,速算扣除数52920;
全年纳税所得额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税率35%,速算扣除数85920;
全年纳税所得额超过960,000元,税率45%,速算扣除数181920
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扣除标准1600元/月。
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个人所得税征税标准以及税率计算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 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
│ 1 ..│不超过500元的 .............................│ 5 ..........│
├———┼———————————————————————┼———————┤
│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 10 ........│
├———┼———————————————————————┼———————┤
│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 15 ........│
├———┼———————————————————————┼———————┤
│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 20 ........│
├———┼———————————————————————┼———————┤
│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 25 ........│
├———┼———————————————————————┼———————┤
│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 30 ........│
├———┼———————————————————————┼———————┤
│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 35 ........│
├———┼———————————————————————┼———————┤
│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 40 ........│
├———┼———————————————————————┼———————┤
│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 45 ........│
└———┴———————————————————————┴———————┘
(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1600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
得适用)
┌———┬———————————————————————┬———————┐
│级 数 │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
│ 1 ..│不超过5000元的............................│ 5 ..........│
├———┼———————————————————————┼———————┤
│ 2 ..│超过5000元至10000的部分............. │ 10 ........│
├———┼———————————————————————┼———————┤
│ 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 20 ........│
├———┼———————————————————————┼———————┤
│ 4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 30 ........│
├———┼———————————————————————┼———————┤
│ 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 35 ........│
└———┴———————————————————————┴———————┘
(注: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