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货物退(免)税是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出口货物退还或免征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即对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
“免抵退”税办法是什么意思?
出口货物退(免)税是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出口货物退还或免征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即对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一)现行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方法有五种:
1、免、退税:即对出口销售环节增值部分免税,进项税额退税。
2、先征后退税:即先按出口货物离岸价征税,在单证齐全后予以退税。
3、免、抵、退税:即对出口销售环节增值部分免税,进项税额准予退税的部分从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中抵扣,不足抵扣的部分实行退税。
4、免税:即对出口货物直接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5、免、抵税:即对本环节增值部分免税,进项税额准予抵扣的部分在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中抵扣。
(二)出口货物退(免)消费税的方法:
免税:对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自产的属于应征消费税范围的货物,一律免征消费税。
退税:对外贸企业收购后出口的已征消费税的货物实行退税(全额退税)办法。
生产企业因设备或费用等进项抵扣产生的留抵税额可以用来退税吗?
生产企业的出口退税采用免抵退办法,其退税实质是以留抵税额为最大退税限额,即出口货物FOB与退税率计算出免抵退税额,免抵退税额与期末留抵税额作比较,应退税额取小的数据,即:当免抵退税额﹥期末留抵税额时,应退税额=期末留抵税额;
当免抵退税额﹤期末留抵是时,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的金额;
也就是说,生产企业各类进项税抵扣后形成留抵的,都间接参与了免抵退的计算。